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学术论文 >>正文
赖德胜: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的关键
来源:学习时报     日期:2023-07-10    

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。根据人口发展呈现的趋势性特征,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,需要不断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,加快塑造素质优良、总量充裕、结构优化、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

优化教育体系结构。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,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,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但不同层次、不同类型教育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,影响了教育体系的整体效能。面对人口发展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局面,需要补短板、强弱项,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活力的教育体系。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点在基础教育,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,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就会越牢靠。已有研究表明,人力资本投资越早,成本越低、回报越高,如果错过了对儿童早期发展投资的关键期,后期采取的弥补性措施不仅成本高,而且效果有限。在相当长时期里,学前教育是个短板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速,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从2012年的64.5%提高到2022年的89.7%,提高25.2个百分点,这是巨大的跃升。未来需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,建立覆盖城乡、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。事实上,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发展,也将减轻家庭养育教育负担,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,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。就不同类型教育来说,职业教育是相对短板。应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创新办学模式,突出办学特色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中来,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。推动职普融通,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、纵向流动,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更加协调、更好贯通。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、学习型大国,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学、处处能学、时时可学的良好环境,以更好对冲人力资本折旧,夯实人力资本基础,延长人口质量红利的释放期。

提高教育体系质量。必须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。一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。我国教育已经基本解决了“有没有”的问题,进入到了“好不好”的阶段,要做到“学有优教”。因此,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具备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,具备更好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教育需求的能力,具备更好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能力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二是更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、健康素质、思想道德素质。人口整体素质是由多方面素质构成的,一般来说其能力可以体现为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两个方面。有研究表明,非认知能力,比如批判性思维、创造力、领导能力、职业道德等,在劳动力市场表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我们既要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,也要重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,使人的发展更加全面。三是有更强适应性。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,要更好适应变动不居的劳动力市场,更好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。比如高等教育,我国每年毕业生已超千万,今年更是达到了1158万,创历史新高,但就业压力也巨大。这背后有总量上的原因,更有结构和质量上的问题。其中一点是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偏差,有些专业毕业生规模大,但市场需求相对有限。因此,需进一步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的决策部署,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,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适应力、支撑力、贡献力。

更好统筹教育、科技和人才发展。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,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,必须实现三者统筹协调、一体推进。一方面,教育体系要更加着眼于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,着眼于推动科技创新。高等教育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,需加大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,加强基础学科、新兴学科、交叉学科建设,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、一流学科建设,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,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,在推动解决“卡脖子”难题上作出独特贡献,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、可靠性,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。另一方面,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使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三者更好贯通发展。教育体系培养的毕业生,只是潜在的人才,要转化为现实人才,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优化配置、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以及有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。因此,必须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、决定性作用,使每一个人才都能各显其能、各得其所。同时,更好发挥政府在人才配置和使用中的作用,畅通社会性流通渠道,不拘一格,让人才脱颖而出。结合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提高区域性人力资本密度和人才黏性,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,打造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。
  (
作者系公共经济研究会副会长,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、教授

     上一篇:王小广:畅通城乡循环的关键点      下一篇:樊继达: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