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孝徳
11月25日下午,2014城市中国峰会三场分论坛在京召开。会议由凤凰网、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联合主办,以“新常态下释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”为主题,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陈立出席研讨会。
论坛邀请了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、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石明磊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、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、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络中心副主任伍刚、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、《经济研究参考》杂志社社长兼总编高进水等专家参与研讨。
分论坛围绕“当前宏观经济走势与热点问题分析”、“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升级”和“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体制机制创新”三个主题展开讨论。以下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孝徳的发言集录:
技术对经济贡献率在降低
中国经济转型的命题,根本在于要从目前的要素增长转向全要素增长率的提升。这个概念的转化意味中国的经济增长要由目前外延型增长:即单纯依靠资本投入、土地、劳动力增长转向为依靠技术、制度、人力资源、文化等新要素的增长。
基于此,如何才能够在土地、劳动力,资本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其利用率?1979年到2007年,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是平均3.72%,而2008年到2012年以来,全要素增长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,下降到2.21%。这说明2008年以来技术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下降的。
在这样一个背景下,我们所讲的中国改革释放的红利,有一些概念要做一些深度解读。
第一,要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功能,这个概念要深化。如果让市场经济配置的依旧是土地、劳动力要素,我认为这不是中国转型改革的目标定位。改革的目标是要在发挥科学技术进步、文化、信息等这些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要素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。
中国改革最大的红利,不是抽象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,而是被激活的技术、劳动力、科技这些因素的改革。因此,下一轮中国经济改革要更精细、更精准。
产权保护迫在眉睫
如何把技术、信息等因素变成经济增长的要素,需要制度创新。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创新。
一是要强调文化产权保护。未来文化是经济增长最大的资源,在今天,世界上没有一个专门保护文化产权的立法,因为文化产权是按照美国制定的知识产权的立法进行的。这就导致文化资源的大量外流,文化领域注册存在强盗逻辑:谁注册在前面就属于谁的。如果这样下去中国文化产权不能保护,等我们真正需要文化的时候,这些资源已经被私人国外大量注册了。我认为中国真正要推动创新的,要加快对文化产权的立法。
二是要强调新能源技术产权保护。目前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关注的不在通用技术领域,仍然在产品和产量上做文章。通用技术比如太阳能转化的光伏电能,太阳能转化热能,如果这些技术成本低于今天火电发电成本,新能源革命真的就爆发了。在这个背景下,面对美国正在引爆的下一次技术革命,我们是比较迟钝的。
基于此,我们要意识到未来的革命是一个混合模式:文化、知识,技术、新能源等,这是一个复合模式,在这个背景下,我们需要启动基于东方智慧的创新模式。